当前位置: 首 页>>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437ccm必赢国际与437ccm必赢国际


    437ccm必赢国际建设,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6月,437ccm必赢国际建立社会学专业,是我国社会学重建后建立的第一批社会学专业,是继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十所高校后建立的第十一个社会学本科专业,也是当时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社会学本科专业点。437ccm必赢国际前身贵州民族学院的建立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密切的关系。1950年,费孝通先生与时任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欧百川先生共同提议创建贵州民族学院。1951年贵州民族学院正式成立后,历经70多年风雨,今天的437ccm必赢国际已发展成为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并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诸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西南民族地区一颗光彩夺目的文化教育“明珠”。而费孝通先生毕生殚精竭虑的社会学学科也已成为今日437ccm必赢国际的重点学科和立校之本。

    自1988年社会学专业建立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437ccm必赢国际取得了快速发展。2002年社会学学科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2003年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并开始招生;2006年获批建立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社会学学科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社会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批建立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社会学专业获批建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点,开始招收和培养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实现了贵州省文科博士招生零的突破;2017年社会学学科被遴选为贵州省区域一流学科,社会学专业被批准为贵州省一流专业;2019年社会学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入选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申报的“社会学专业虚拟教研室”通过教育部评审。

    437ccm必赢国际高度重视社会学学科发展和437ccm必赢国际软硬件建设。2021年10月,学校整合校内师资和学科资源成立437ccm必赢国际,并为学院配备了15000平米的教学办公大楼和容纳400人的“群学讲堂”学术报告厅,使其教学办公条件在国内外同类机构中名列前茅。学校高度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2021年以来,学校通过全职引进包智明、郝亚明、范可、阮极等人才,以及以柔性或支边等方式引进周晓虹、周怡、卢云峰等学者,使437ccm必赢国际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目前,437ccm必赢国际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特聘教授3人,全职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专职行政人员9人。在全职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评价社会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437ccm必赢国际下设两系一中心三研究所: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MSW教育中心、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民俗学与非遗研究所、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此外,本校费孝通社会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院挂靠437ccm必赢国际。437ccm必赢国际现有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共有在校本科生321人;现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硕士研究生206人(含留学生3人);拥有社会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点,在校博士研究生167人(含留学生16人)。

    437ccm必赢国际以437ccm必赢国际专任教师为主体,整合本校其他学院从事社会学相关研究的师资组成了实力雄厚、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学一级学科团队。2018年以来,本学科团队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发展研究》《学术月刊》《开放时代》《民俗研究》《China Quarterly》《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学术期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主持各类项目18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包括4项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8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1项。

    437ccm必赢国际,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团队成员的研究特长和研究积累,设置了应用社会学、人类学与民族社会学、民俗学、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4个二级学科。应用社会学二级学科以环境社会学、移民社会学、旅游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及其治理、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民族地区企业组织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人类学与民族社会学二级学科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在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基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民俗学二级学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信仰、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在西南地区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信仰、文化产业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二级学科以乡村社会治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民族社会工作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社会工作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437ccm必赢国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将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自我培养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力图将本学院建设成为具有自己特色优势并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社会学教学科研机构。

Baidu
sogou